6月29日起,上海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区2110户居民陆续拿到钥匙,回到经过原地拆除重建的新家。
“新房子有自己的厨房卫生间,一出家门就是电梯,小区各项配套实施齐全,下楼就是花园绿地,隔壁就有地段医院和菜场,还离地铁这么近,想去哪里都方便,我已经迫不及待准备装修了。”彭一小区居民赵启明乐呵呵地感叹:“旧改让我的晚年生活更有滋味,更有盼头了。”
彭浦新村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,作为上海最早建设的工人新村之一,曾是劳模、先进工作者的聚集地。然而,随着岁月流逝,为解决早期工人住宿问题而设计的合用厨卫房屋,逐渐暴露出年久失修、设施老化等问题。居民们每天轮流做饭、排队上厕所,生活极为不便,改造需求日益迫切。
自2005年3月起,彭浦新村街道在全市率先启动旧住房成套改造工作。历时二十载,先后完成彭三、彭五、彭七、彭一小区的改造任务,共改造非成套旧住房102幢,改造面积超18万平方米,受益居民4907户。
面对旧改没有政策依据、操作模式空白等难题,历届街道党工委、办事处迎难而上,逐渐总结出一套成熟的群众工作流程——“上海静安彭浦模式”,并复制推广至全国多个城市。
“这次彭一小区改造涉及2110户居民,既有产权房又有租赁房,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众多,其中仅80岁以上老人就有549人。”彭浦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、人大工委主任任伟表示,彭一小区是彭浦新村街道最后一个成片非成套小区,是全市非成套拆除重建改造项目中建筑体量最大、居民户数最多、情况最复杂、改造难度最高的非成套旧住房小区,被称为“啃下了旧改最难啃的硬骨头”。
面对种种困难,街道奋勇攻坚:2019年5月,项目启动改造意见征询;2020年10月,项目正式签约并生效;2021年10月31日,2110户居民全部退房搬离;2024年9月2日,正式启动并于年底前完成居民摇号选房……2025年6月29日,启动回搬环节。在各方努力下,整个项目建设时间比原计划提前近半年。
拆除重建的彭一小区新建17幢多高层电梯住宅,配套建设1600多个车位的地下两层停车库,新建一幢6层172个床位的社区养老院。小区还打造了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集党群文化、社区服务、体育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,真正惠及原有居民,全面提升街区环境。
“通过‘拆除重建’的方式,居民不但住上了新房,还能维持着原有的邻里关系。同时,小区原有的历史文脉也得以保留。”静安区房管局副局长王燕锋表示,新房的外观上结合新村整体的立面风格进行设计,让“工人新村”的印记不会消失。
如今的彭一小区,已从曾经彭浦新村地区最差的小区,蝶变为辖区环境品质最高、服务配套最好的小区,重新焕发出当年工人新村曾经的荣耀和光彩,成为新时代工人新村的典型范例。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作者:葛俊俊
千层金配资-三倍杠杆-加杠杆股票-网上炒股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